Daily Snapshot | 小相機。小確幸。FUJIFILM X-T10


自從n年前跳進 DSLR 這坑後,雖然隨身包空間有限、但害怕錯過拍照時機、又不想遷就手機和一般 point-and-shoot 小相機可能略遜一籌的畫質表現,我每天總是很認份地扛著 DSLR 出門,儘管出勤率並不高,但我還是無怨無悔地肩負那額外的一公斤出頭負重,幻想著自己會在哪天搭車上班的路上遇到那 '決定性的瞬間'。

雖說這樣數年如一日的相機隨身,的確讓我捕捉到不少讓我大呼 "好險我有帶相機" 的珍貴鏡頭,但是看著床下的整理箱許多因為尺寸裝不下相機而被我冷落多年的包包、以及常被我自己懷疑是不是開始有五十肩跡象的頸部和上臂肌肉,近年來各相機大廠卯足全力將更強大功能塞進更小機身中的努力和成果也看在眼裡,我於是下了個要幫自己添購一部隨身相機的決定。對於常把決定購物的過程當作是種課餘研究在鑽研的我,這個購買相機的動作沒有意外地又花上了比預期長上不少的時間才總算搞定。為了追求攜帶方便性和輕量化,選擇 '無反 / EVIL' 系統甚至是 Fujifilm X-100 那類型不可換鏡頭的高階數位相機 是完全的 no-brainer。雖說搜尋目標因為明確的需求而縮小了不少,但是愛鑽牛角尖又龜毛如我,還是把搜尋相機的戰場從美國拉到日本、台灣又拉回美國,戰線也從原本打算在去年赴日旅遊前搞定一路延長到今年初,總算才在 波特蘭 歸來後才終於完成任務。

小相機的好處,就在於不會引起太多注意、被拍攝者也不會太過防備
從 X100S、看到下一代的 X100T、再看到 Olympus 的 OM-D E-M10 Mark II 和 E-M5 Mark II,最後再看回我一直很想體驗其獨特發色的 FUJIFILM,我最後選擇了外型和我的主力相機 Nikon Df 同樣走復古風情、但是體型卻硬是苗條許多、噸位也少了好幾個量級的 X-T10,而且還很假掰地選了低調、也更不容易引人注目的全黑版本(還能拿絕緣膠帶把機身上的商標貼起來帥一下),作為我平日出門、沒有事前安排拍照行程時的隨身相機。

兩年前完工啟用的 LeFrak Center at Lakeside,我一直到前幾天才第一次造訪 
幾個禮拜的相處,我對這個新玩具越來越熟悉,而原本陌生的 FUJIFILM 系統,也越玩越上手,雖說還不像使用 Df 那般隨心所欲得心應手,等效焦長的換算更讓 X-T10 廣角拍攝有先天上的不足,但至少在應付突發事件需要掏出相機記錄時,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江湖傳言的 "富士無爛鏡",目前只為 X-T10 配備了 XF 35mm f/1.4 一顆鏡頭、短期之內也沒有添購其他鏡頭打算的我,倒還沒有機會親身驗證過這傳言的真實性。不過可以確定的是,35mm f/1.4 最被詬病的龜速對焦,對於一向只用手動老鏡搭配 Df 使用的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更別提配有 峰值對焦 功能的 X-T10,雖說有觀景窗放大率的先天不足(0.7x 和 0.62x 就數字看來或許差距不大,但真的用起來還蠻有感的),但後天的手動對焦輔助功能也算是成功地彌補其不足,尤其在眼睛疲累時,手動對焦的準度還比 Df 只能靠小綠點更靠譜些。

真要說明顯的缺點,撇開為了縮小體積而只能犧牲的握持手感不談,應該就是那感覺完全是為左撇子使用者設計的 鏡頭釋放鈕,以及專跟手大的人過不去的 記憶卡插槽了吧。

有了幾乎無聲的電子快門,偷拍 小璇 也更簡單了!
除了攜帶上的方便性外,和一般 DSLR 相比相對沒有威脅性的外型,加上還有切換成電子快門的功能,讓我在近距離街拍時不再只能仰賴人眼估距、手動對焦的盲拍方式來捕捉畫面,反而還因此得到較高的拍照成功率。

不過我可不是在推薦有心人士拿這類型相機去犯案喔,雖然我自己都覺得聽起來實在很可疑。

拍攝這類型主題時,無反相機的等效焦距換算率反而成了利多
X-T10 的優缺點都大概摸熟後,已經好些時間沒有接觸過小相機的我,雖然不至於覺得 Df 有被取代的可能性,但卻還是忍不住要自問...

我究竟為何等這麼久才幫自己弄來這相機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