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堆積如山的書...既興奮又惶恐啊
從上週末開始突然有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選舉假
一放就是連續四天
原本應該是個出去散散心難得機會
不過橫在眼前卻有一份四千字的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報告截稿日期將屆
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一直到週末開始前都尚未動手
因此這個難得的連續假日 就成了作息依舊日夜顛倒
但面對的對象從設計變成了書堆
設計嘛...本來就是很個人的 就算進度落後都可以利用各種技巧讓自己不至於被老師太輕易抓包
但是報告就不一樣囉
有沒有看過參考資料 有沒有花時間去organize報告的架構 可是完全騙不了人
加上我這種程度堪慮的英寫能力
可說是我到美國求學以來面對來自非Design Studio的最大挑戰啊
Mark Wigley給的命題相當的開放
你可以選擇任何你有興趣 不管課堂上有沒有提過 都可以是你當作研究對象的文本
甚至對於是不是theory這件事他都留給學生自己去判斷
報告唯一的限制就是你選擇的 姑且稱之為理論
不能是Columbia faculty的作品
恩恩 這招也蠻狠的 一口氣就刪去了不少建築理論大家的作品
而我這個自知無法在短短一週間就重新看一個理論並且對他有某種程度了解的人
選擇了自己從大學開始 斷斷續續看了很久
但自己都搞不清楚跳來跳去到底看完沒 Rem Koolhaas的Delirious New York
打定自己這次要好好利用這個寫報告的機會
全盤地搞清楚這個怪老頭到底當時在想些啥 對後來的設計又有啥影響
而自己選擇的相關資料也算是難得的豐富
從Rafael Moneo的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到Jean Baudrillard的America
Italo Calvino的Invisible City , William J.Mitchell的Placing Words ,
Reyner Banham的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當然還有Koolhaas自己的一狗票相關著作...
就這樣 在寫這篇網誌之前 總算是給他生了出我嘔心瀝血的“巨著“
雖然我想裡面的文法一定有錯的啦 這個我倒挺有把握的
不過利用這篇報告有機會重新閱讀之前讀過的資料
並且開始讀一些之前沒機會接觸的書籍 應該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穫了吧
不過這只是書堆的冰山一角啊
當最近從amazon上訂的書全都寄到之後
我想第一件事是要再弄個書櫃來放書
然後當作準備托福一樣猛K這些跟user friendly完全扯不上關係的"硬書"囉
看來當時準備了兩本比較容易讀 培養成就感的"軟書"
是明智的選擇啊...
繼續K書去...
留言
發佈留言